港資深投資者:菲律賓物業低水 租金回報高

【明報專訊】去年6月反修例風波爆發以來,本港社會變得動盪,港人海外置業的意欲增加,連過去一向比較冷門的菲律賓樓市亦受追捧。由於菲律賓經濟向好,尤其是賭場落成及中國資金流入,當地樓價近年已經倍升。本港資深物業投資者、安寶信理財策略(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周緒強買入的兩套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住宅亦有可觀升幅,並且已在本港經營代理業務,售出近50套當地物業,賺取可觀佣金;另外,祥邦集團董事鄧偉林近年亦在馬尼拉買入3套住宅,同樣回報可觀。周鄧兩人均繼續看好菲國樓市前景,並且擬開設管理公司,幫助已在當地置業的港人把物業出租,每年收取其中一個月的租金作為服務費。 本港去年6月開展的一場修例風波,令社會出現回歸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不少港人亦加快在海外置業的步伐,實行物色「後備家園」,菲律賓物業在本港的銷情去年下半年亦報捷,從事有關代理工作的周緒強期內亦開單不少,令過去數年累積售出的單位增至近50伙。 港人海外置業 物色「後備家園」 周緒強在訪問中表示,在港銷售菲律賓物業,源於自己在這方面的投資有賺錢經驗,指自己沒有搞投資課程,只靠個人分享及朋友轉介,便已售出近50伙物業,可見市場需求強勁。他表示,代理銷售菲國物業後,他當然可獲發展商給予佣金,但他強調自己不只是希望賺佣,目標是令這些「跟他到菲律賓投資物業的港人」,在收樓後可以賺取租金,再坐等物業升值;他透露,擬在當地成立公司,向有關港人買家代理租務事宜,並且每年收取其中一個月的租金作為服務費……<<Read more>> Source: https://news.mingpao.com/

Read more

創富奇財︰60後捱過九七 智炒海外樓月袋10萬

香港人的致富之道又豈止炒港樓、炒港股!「60後」港男陳炳才於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一度淪落為負資產一族,靠着打不死的精神,捱過了難關。至今已在東南亞地區合共持有約12個物業,每月輕鬆收取約10萬元租金。 不少成功人士小時候都捱過窮,陳炳才回想:「當年家境比較窮困,爸爸過世後,由於中四起要自行負擔學費,所以只好提早出來社會打工幫補家計。細個冇乜技能,覺得用把口搵食簡單啲,1988年入行做地產。」他憶述。 適逢當年香港地產市道起飛,他一邊做一邊摸索。他笑言以往已經有「街霸」,不過搶客沒有現時般瘋狂。當時有新盤開售,幫人通宵排隊拎籌,每次可賺到一千幾百元,而當時一般打工仔的月薪都是1,200元,他才驚覺「排隊都咁好搵,做地產咪更好搵!」,結果從事地產行業至今已超過30個年頭。 談及個人投資,他在約90年代初買入第一層樓,因當時政府有自置居所貸款計劃,申請到數十萬元,而當時一間村屋成交額僅80萬、90萬元,基本上貸款的錢加上低成數按揭,已很容易上車……<<Read more>> Source: https://hk.on.cc/

Read more

陳永傑:港人移民盡量不賣樓

【明報專訊】香港這7個月發生的社會事件,引致很多港人信心不足,打算移民離開香港。但今次移民潮有一個特點,計劃賣樓移民一去不返的為數不多。他們移民之後,大都計劃購買100萬300萬元的外地住宅物業。 在1997年上一個移民潮,計劃離香港的市民不少是賣樓一去不返。但今次移民潮卻有所不同,賣樓離場的業主個案不多,造成近期的二手樓盤源供應仍然有限,對本港樓價未有造成太大的沽售壓力。近期移民離開本港的市民,不僅不大願意出售所持有的本港住宅物業,去到外地也會購買當地的住宅樓,換言之,他們多買了一個物業在手。 移民外地港人所購買的海外住宅物業,樓價以100萬至300萬港元的樓盤最暢銷。日本、澳洲是200萬至300萬港元為主,亞洲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方則在100萬至200萬港元之間。移民人士為何要買多一個物業在手?相信與全球息口低迷有關。因為世界息口太低,不是低利率便是負利率,持有大量現金只會發生資金貶值問題,他們必須買「保險」,購買實物可作資金安排,又可自用或出租,勝過繼續持有大量現金……<<Read more>> Source: https://www.mpfinance.com/

Read more

向世界錢進:投資390萬 移居南韓做Oppa

韓星、韓劇、韓式料理等受港人追捧,大家又知不知道,原來投資最少不到210萬元,五年後可原銀奉還兼取得當地永居權,之後更可申請南韓護照和入籍,免簽入境全球189個國家。 港人要取得當地永久居留身份。其中一個方法是申請人投資50萬美元(約390萬港元)以上的生意,並僱用五名以上的南韓國民,便可申請南韓永久居留身份。 ●年過55歲 門檻降至兩球 此外,若想投資金額較少,亦有另一種方法。環球房產投資及移民公司「海外買家」行政總裁梁鈞浩表示,如果你超過55歲,可以較低門檻申請南韓投資移民計劃,投資金額3億韓圜(約204萬港元),其餘較年輕的投資者則要投資5億韓圜,亦即約340萬港元。 這筆資金會投資於政府保本基金或政府指定物業。梁氏指,其客戶通常買基金,因一開始未有當地人身份,不能在首爾買樓,除非申請人很想在仁川、釜山等地方置業。若在首爾以外地區買樓,有機會物業投資額不到指定金額,最後餘額還是要透過買政府基金「填夠數」,所以客戶一般不想煩,直接買基金。 ●保本基金5年後取回款項 他指出,這個計劃的投資期五年,若資金放在政府保本基金,五年後可取回整筆錢,沒有利息,但亦沒有本金損失。客戶亦很少過問政府把資金用來投資甚麼,總之政府沒有賴債不還就不是問題。 至於投資物業,就要承擔樓價升跌風險,但有機會取得正回報。投資者以外,其配偶和未婚子女都可獲得居住權,可在南韓居住、就業、做生意、讀書等。 梁續指,移民南韓還有另一個計劃,但要投資15億韓圜(約1,020萬港元),不多人會申請。因上述投資3億和5億韓圜,一開始可獲得居住身份,五年後可以取得永久居留身份,同時也可申請護照。至於15億韓圜方案,儘管一開始可直接取得永居身份,但若要拿取護照,同樣要等五年,所以就拿護照而言,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Read more>> Source: https://hk.on.cc/

Read more

軟脫歐現曙光 英國房產再成中國、香港投資者關注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英國有望有序脫歐,中國和香港投資者再度提高對英國房地產的興趣,如中國房地產大亨張松橋,即傳出以2.1億英鎊(約新台幣84億元)買下倫敦市中心知名豪宅Rutland Gate,仲量聯行(JLL)高管則透露,去年下半英國脫歐出現進展之時,該公司在英國的房地產銷售和上半年相比增長了兩倍。 《南華早報》今(14)報導,英國脫歐在去年下半出現進展,仲量聯行住宅研究部主管Nick Whitten表示,中國和香港的房地產買家正因此開始出手投資英國房地產,因為他們預期未來將有更明確的英國脫歐決議。 Whitten透露,據公司紀錄,香港投資者去年下半,對英國房產的詢問量現4倍增長,其中80%為潛在的首購族,此外,該公司去年下半的英國房地產銷售量,為上半年的兩倍,買家多為當地和外國投資者。 據仲量聯行數據,去年英國的房屋交易量下降15%,同時倫敦的平均房價下跌了1.9%,Whitten表示,過去對於倫敦住宅物業的需求,尤其是國際投資者和國內大型企業的需求受到壓抑,但投資者正期望英國和歐盟在今年底達成脫歐協議,此結果有望刺激商業和消費者信心、支撐房價和英鎊上漲的前景……<<Read more>> Source: https://ec.ltn.com.tw/

Read more

社會亂局持續 港人海外置業飆60%

社會持續動盪不安,香港居民投資海外物業避險意欲增加。有顧問公司表示,今年下半年港人海外置業較上半年大增約60%。 環球房產投資及移民公司「海外買家」董事梁鈞浩指,港人投資海外物業,除打算把資金撤至海外避險外,亦希望為日後的生活建立一道後門,必要時可移居其他國家。萊坊駐澳洲的首席經濟師Ben Burston亦指,香港投資者正將愈來愈多的資金從香港轉移到海外主要地產市場,澳洲、新加坡、日本和美國均錄得成交量增加。 世邦魏理仕澳洲住宅部董事Colin Griffin直言,香港買家對澳洲房地產的興趣比過去兩年顯著提高,香港社會動亂令他們憂慮自身和家人安全,於是把澳洲視為「避險天堂」。他說,港人近期查詢澳洲樓盤愈來愈多是出於打算自住,跟之前多作投資用途不同,關注點亦因此由租金回報率,擴展到學校分布、交通、離市中心車程多長等。他又指出,距離省會市中心不遠的兩房單位,平均售價大約為100萬澳元(約538萬港元)。 儘管Griffin指出,香港買家通常尋找售價200萬澳元以下的樓盤,惟澳洲的世邦魏理仕正與該集團的香港和內地分部合作,向香港和中國內地買家推銷平均售價2,000萬澳元、甚至賣超過3,000萬澳元的高檔住宅,預期澳洲的高端住宅市場會受海外投資者,尤其是港人和內地人的追捧。 加拿大是另一個港人垂青的海外置業地方。世邦魏理仕駐溫哥華副總裁David Ho便經常到香港澳門兩地與買家和潛在投資者見面,他們多為35至45歲人士,通常物色售價不高於100萬加元(約591萬港元)的物業……<<Read more>> Source: http://money18.on.cc/

Read more

【投資海外】賣港樓移民東南亞增 惟港樓有承接難大跌

本港生活指數持續高企及近半年發生社會事件,港人離開香港移居珠三角大灣區及新加坡、台灣和日本增幅不小,同時亦購買當地住屋,成為主力買家。 亞洲樓價不高 港人易負擔 熱門地點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及新西蘭等移民門檻比較高,部分移民家庭退而求其次,將移民目標指向亞洲台灣、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不少港人都是以投資移民方式購買當地物業作為移民途徑之一,移民顧問公司生意興隆,購買海外樓盤的個案大增。 因為亞洲地區的樓價不高,港人比較容易負擔,財力可以應付得來。其中台灣是本港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人數比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此外,香港生活指數太高,部分港人亦感覺難以承受,所以,亦有一些人移居至珠三角的大灣區,人數增長亦不少。他們亦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大灣區置業,因此,地產代理的生意及查詢亦大為增多。 賣樓移民增 惟港樓有承接 雖然移民到其他地方生活的港人數目不少,但只佔本港750萬人口一個很小的數字,應不會動搖香港經濟基礎。不過,由於移民家庭不少要賣掉港樓才有資金移民,因此,個別業主只要主動減價方能賣掉單位套現,故此,間歇性地會見到有業主減價以至劈價出貨,以求迅速取回資金作日後之用。 盡管有人賣樓,但本港樓價在低位持續有承接,未至於全無買盤支撑而市場失控。本港樓市交投依然十分有秩序,加上不久前政府放寬1,000萬元以下私樓住宅按揭保險。形成有更多買家支持樓市,樓市交投並非買賣兩閒,運作相當順暢,加強了樓市的承接能力。賣樓之後的移民人士,亦得以套現買入移民目標地點的樓盤,作為將來居所……<<Read more>> Source: https://wealth.hket.com/

Read more

供應短缺租盤稀 都柏林租金回報率冠絕歐洲

香港樓價高企,買樓收租實不划算,難怪近日愈來愈多投資者放眼全球,投資英國、馬來西亞甚至是泰國的樓市。這些地區的租金回報雖吸引,但原來一向少人問津的愛爾蘭才是收租回報最高的地區。記者專程到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探究竟。   社會風波未平,不少市民擔心在香港的資產受到牽連,因而決定走進國際,投資海外樓。但觀乎主流媒體報道,如希望投資在法制建全的國家,選擇似乎只得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惟這些國家的樓價早已被全球投資者炒高,現價買入租出不見得吸引,故投資者不妨「把畫面拉闊一點」,放眼投資其他較冷門的國家。   但究竟有何「刨冷」之選?我們不妨由租金回報入手,據Helgi Library統計,愛爾蘭是全歐洲租金回報最高的地方,平均租金回報達7.69厘,其次就是塞浦路斯的6.87厘,至於港人熟悉的英國只是排第16,租金回報只得4.67厘,可見,投資愛爾蘭物業似乎甚具價值。Colum Butterly是愛爾蘭其中一家最大地產代理公司DNG的地產經紀,他接受本刊專訪時指解釋,當地租金回報吸引,全因很多跨國企業都會將其歐洲總部設於愛爾蘭,包括Facebook、Google、Linkedln等科技巨擘,可見全歐的科技專才都集中在愛爾蘭,尤其是首都都柏林……<<Read more>>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

Read more

【海外置業與外幣匯率】東南亞兩國樓價相對平穩 英鎊下跌可趁機撈底?|許大衛

自2016年美國樓市樓股暢旺令美金走勢強勁,變成強美金局面。過去外幣如紐西蘭元、澳元、英鎊較美金強勁之餘,同時亦屬於高息貨幣,那些年不少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婦喜歡沾手外幣,就是因為高息,就算匯價不如理想,還有高息做補貼。 英鎊就因為脫歐問題,而大幅貶值,最低曾跌破1英鎊兌10港元關口,最近一年都在9.5-10.5這個區間遊走。在這個大環境下,怎樣才可以為你的財富增值,把握房地產投資機遇呢? 英鎊下跌 可趁機撈底 澳洲物業以港元供樓 曾達最高6成按揭 購買海外物業均以當地貨幣結算,買家需要留意貨幣匯率的走勢及可承受風險。芸芸海外物業市場中,過去澳洲物業有本地銀行提供按揭服務,香港買家能夠選擇以港元、澳元或美金三種貨幣供樓,以港元供款最高6成按揭、澳元則是7成按揭。始終這種操作有外匯風險,銀行容許客戶可從多種外幣之間自由調動。可是近年澳洲政府收緊外國人的貸款申請,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收入,更是拒於門外,香港也沒有銀行提供多種貨幣按揭。 自2015年澳元由高位跌穿1澳元兌7港元水平後,至今大部份時間在1澳元兌5-6港元的區間橫行,最近半年更低於1澳元兌5.3-5.4港元左右,回到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低,令澳洲物業又再度升溫,3個主要城市,如悉尼、墨爾本及布里斯本,都吸引到投資客入市,市場百花齊放。 英鎊下跌可趁機撈底? 英國因受到脫歐困擾後,英鎊大幅下跌,由1英鎊兌11-11.5港元的區位插水式跌穿1英鎊兌10港元水平,最近3個月都在1英鎊兌9港元左右。雖然脫歐為英國未來前景增加了不明朗因素,但是香港買家普遍對英國特別是倫敦前景感樂觀,亦在找尋撈底機會。特別是大額成交,如整幢寫字樓或超級豪宅易手等,更是頻繁……<<Read more>> Source: https://www.edigest.hk/

Read more

李澄幸: 【移民】退休策劃另類選項

「退休」本來應該是讓人開心的話題,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包括物價持續上漲、長壽、社會老齡化和少子化等等,「退休」漸漸變成了一個讓人焦慮的問題;即使是手上有一定的資產,可能也會感覺不安。 綜合來說,焦慮其中的一個源頭是「長壽」,這令人擔心退休金不足以應付多年退休生活,也衍生了長期護理的需求及經濟負擔,而在老齡化和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下,中國人「養兒防老」的想法似乎也再行不通。退休策劃的其中一項工作在於構建理財組合以供應足夠的被動收入,如持有債券及年金等等,以便持續地做到年年有糧出,應對「長壽風險」。除了「開源」,也可能需要考慮「節流」,其中一個方向就是近年的新興話題「退休移民(居)」,從高度發展地區轉移至發展中地區退休,甚或是在高物價地區賺取收入(如物業收租),再在低物價地區享受生活,做到節流的同時不太大的影響生活質素,東南亞便是其中一個熱門討論地點。 到低物價地區享受生活 泰國早在2000年初就推出了退休簽證制度,只要年滿50歲,在泰國境內銀行有最少80萬泰銖(約21萬港元)的存款,及月入6.5萬泰銖(約1.6萬港元)證明,就可以申請「養老簽證」。這種簽證讓申請人可以多次出入境,為期一年,到期之後可再申請續期。 東南亞其他國家如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有類似計劃。以馬來西亞做例子,馬來西亞的計劃名為「第二家園」,是一種提供給家庭或者個人希望能在馬來西亞長期居住的一個長達10年並可續期的特別簽證,並允許多次出入。50歲以上的申請人,在申請時須證明擁有最少35萬馬幣(約67萬港元)的流動資產,及每月1萬馬幣(約1.9萬港元)的海外收入(即在馬來西亞以外的收入),或出示認可的退休金證明,數額為每月1萬馬幣。菲律賓也差不多,篇幅所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Read more>> Source: https://www2.hkej.com/

Read more

you're currently off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