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海外】賣港樓移民東南亞增 惟港樓有承接難大跌

本港生活指數持續高企及近半年發生社會事件,港人離開香港移居珠三角大灣區及新加坡、台灣和日本增幅不小,同時亦購買當地住屋,成為主力買家。 亞洲樓價不高 港人易負擔 熱門地點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及新西蘭等移民門檻比較高,部分移民家庭退而求其次,將移民目標指向亞洲台灣、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不少港人都是以投資移民方式購買當地物業作為移民途徑之一,移民顧問公司生意興隆,購買海外樓盤的個案大增。 因為亞洲地區的樓價不高,港人比較容易負擔,財力可以應付得來。其中台灣是本港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人數比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此外,香港生活指數太高,部分港人亦感覺難以承受,所以,亦有一些人移居至珠三角的大灣區,人數增長亦不少。他們亦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大灣區置業,因此,地產代理的生意及查詢亦大為增多。 賣樓移民增 惟港樓有承接 雖然移民到其他地方生活的港人數目不少,但只佔本港750萬人口一個很小的數字,應不會動搖香港經濟基礎。不過,由於移民家庭不少要賣掉港樓才有資金移民,因此,個別業主只要主動減價方能賣掉單位套現,故此,間歇性地會見到有業主減價以至劈價出貨,以求迅速取回資金作日後之用。 盡管有人賣樓,但本港樓價在低位持續有承接,未至於全無買盤支撑而市場失控。本港樓市交投依然十分有秩序,加上不久前政府放寬1,000萬元以下私樓住宅按揭保險。形成有更多買家支持樓市,樓市交投並非買賣兩閒,運作相當順暢,加強了樓市的承接能力。賣樓之後的移民人士,亦得以套現買入移民目標地點的樓盤,作為將來居所……<<Read more>> Source: https://wealth.hket.com/

Read more

內地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撤限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表示要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放寬城區常住人口介乎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分析指出,政策的出發點在於促進人口流動,但客觀上也會釋放新的購房需求;從長遠來看,新政策除可在未來5至10年有效擴大內需,亦將有助於提升城鎮化率與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貴陽南昌佛山等「零門檻」 《意見》提到,要以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牽引區域流動,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與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這意味除了京、滬、穗、深這4個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外,城區人口500萬至1000萬的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到500萬的大城市都將獲大幅放寬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以下的市鎮則實現「零門檻」落戶。…..<<Read more>> Source: https://hk.finance.yahoo.com/  

Read more

【財經評論】明年樓價敢下跌? 居民80%超高槓桿率或成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析報告》,對2020年北京等10個城市的房價下跌提出了參考性預警預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鄒琳華預計,短期重點城市房價趨降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速下滑,城市化動力減弱,並使得部分居民對房地產市場預期也發生轉變。 短期對樓價的看法,將由謹慎樂觀向有限悲觀轉變。樓價的拐點地真的即將降臨了嗎?中國民眾高企的房地產負債何去何從?…..<<Read more>> Source: https://www.hk01.com/

Read more

北京楼市不相信周期,2020-2022北京楼市展望

大多数地产人还沉浸在旧时代的周期理论中。他们在默默的坚持,幻想着未来迎来政策的放松,政府的救市,殊不知,已经被时代的抛物线扔向离正轨更远的道路。 如果我们拉一下数据,就会发现 北京楼市一直遵循三年一个周期的规律前进 。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投资都陷入低谷,北京楼市经历了自2003年“非典”之后的最大打击。之后由于“4万亿”的拉动,楼市高歌猛进,在2009年来到历史高潮。2010年国十条的公布,开始收紧第三套房屋贷款。 2011年,北京开始限购,进而限制了需求,楼市开始遇冷。 而2012年的两次降息再次让楼市看到回暖迹象,2013年北京楼市继续朝着改善和豪宅化发展,这也导致了2014年的再次调控。…..<<Read more>> Source: www.shangyexinzhi.com

Read more

深圳楼市2天4盘吸金47亿,光明盘30秒售罄

不到最后一天,你都不知道2019年深圳楼市记录由谁创造。周末2天,深圳楼市迎来4盘入市,2个龙华盘最高的卖了7成,2个光明盘先后售罄。其中,绿地新都会362套房30秒售罄,吸金17.92亿;勤诚达正大城开盘4小时卖完,收金17.15亿。注意,最近30天,光明已经出现了3个日光盘。截至目前,2019年深圳楼市已集齐6个日光盘,最快的纪录属于龙光玖龙台,750套房约17秒卖光。2天4个盘共揽金47亿,其中:绿地新都会约17.92亿、勤诚达正大城三期约17.15亿、龙湖春江天玺保守预计7.14亿、龙光玖誉府约5.17亿。 2019年深圳日光盘回顾: 10月30日,深业中城开盘,2794人抢192套,售罄; 11月5日,合正置地大厦推61套住宅,均价约9.26万/㎡,售罄; 11月28日,前海豪宅招商领玺推456套,售罄; 11月30日晚,龙光玖龙台二期线上开盘,均价4.8万/㎡,750套房“秒光”;…..<<Read more>>   Source: http://sz.focus.cn

Read more

港人避亂 大灣區置業急增

本港過去近半年備受示威活動衝擊,加上內地放寬港人買大灣區樓限制,盼移居內地城市的港人數量急增。《星島日報》報道,綜合業內人士數據顯示,近月本港查詢內地物業的準買家,約有六成的人士擬購入樓盤後作移居用途,看好大灣區西邊的城市,包括中山及珠海等地,準買家亦有年輕化趨勢,由過去以年長客源為主,轉為現時集中家庭客,首選有優良校網的地區,盼在本港政局動盪的情況下,能在內地覓到更穩定的居住環境。有代理形容,港人在大灣區置業需求大增,現時「幾乎日日都有睇樓團」,會增加人手發展相關業務。…..<<Read more>> Source:http://hd.stheadline.com/

Read more

【本港樓市】REA:38%受訪者擬大灣區置業,港樓市重拾升軌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REA集團旗下squarefoot﹒com﹒hk公布「2019上半年香港房地產前景問卷」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在海外置業方面,中國內地尤其是大灣區,及日本仍然是港人海外置業的熱門地區,而台灣則較吸引年輕一代。調查指出,在海外置業方面,43%受訪者選擇中國內地,26%受訪者選擇日本。而在中國內地,大灣區的物業愈來愈受歡迎,38%受訪者打算在大灣區置業。 *47%受訪者打算大灣區置業因香港樓價高* 47%受訪者打算在大灣區置業,主要都是因為香港樓價過高,而有35%受訪者為現時在大灣區置業是物有所值,並會作為度假用途。從投資角度來看,34%受訪者在大灣區置業有可觀的投資價值。另外,有22%受訪者打算利用大灣區物業賺取租金,同時有部分受訪者計劃將他們的生活空間擴闊至大灣區,26%受訪者認為大灣區是退休想生活地區,亦有22%受訪者考慮作移居之用。 *台灣和泰國置業對25歲以下受訪者的受歡迎程度上升* 調查又顯示……<<more>>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

Read more

大灣區成港人置業新首選 中山最受歡迎

【香港商報網訊】REA集團昨日公布「2019上半年香港房地產前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受訪者認為樓價太高,平均需要到44歲才能成功「上車」,另逾半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買入兇宅。中國內地,尤其是大灣區,以及日本,仍然是港人海外置業的熱門地區,中國臺灣則較吸引年輕一代。 調查結果指出,92%受訪者認為樓價太高,較2018年下半年上升2個百分點,而當中未擁有物業的受訪者,更認為平均需要到44歲才能實現「上車」夢。另外,半數受訪者認為樓價在過去一年已見底,66%受訪者相信香港樓價在未來半年仍會繼續上漲,或至少維持不變……<<more>> Source: http://www.hkcd.com

Read more

【陸振球專欄】貿易戰對大灣區樓巿的影響

大家都關心貿易戰再惡化對樓巿的影響,事實上,香港股巿已先行急挫,雖然香港樓價指數差不多快要破頂,但近日的樓巿成交也開始萎縮,並漸見撻訂個案。筆者上周六應邀到浸會大學為一班中國和香港的MBA演講,內容涉及貿易戰對大灣區的樓巿影響。 筆者指出,在貿易戰下,中國最近的GDP按年增長已回落至6.4%的近年低位,如經濟再惡化,自然不利全中國以至大灣區的樓巿,不過長線而言,大灣區樓樓巿仍有不少利好因素,包括如內地著名經濟學者樊綱預期,大灣區人口到2050年可再增加一倍至約1.5億人,而人口增加,自然需增加對房屋的需口,相對人下香港人口已接近峰頂,人口增長會遠遜大灣區其他城巿……<<more>> Source: https://www.mpfinance.com

Read more

大灣區投資攻略系列 – 80後投資者:北上置業選對地點 隨時5年翻一番

今時今日香港樓價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高不可攀,促使近年北上置業的港人愈趨年輕。不過現時國內一綫城市樓價已升至一定水平,資金有限的年輕人想投資亦不再容易。本刊今次就請來80後物業投資者Jason,分享他近30年的置業經驗及心得。 80年出生的Jason於香港土生土長,不過與一般80後不同的是,現年39歲的他已擁有近30年物業投資經驗。Jason最早於11歲左右開始人生「第一次」上車,靠利市、零用錢積蓄及家人資助,買入一個值¥8萬的江門新盤。直至2003年,Jason在英國讀書後回港工作,有感香港樓比英國樓狹小,於是趁「沙士」期樓價陷入谷底,以僅僅$77.8萬購入一個778呎的唐樓單位,呎價只需$1,000,大嘆「好抵買」之餘,亦是他在香港首次置業。其後於2006年,Jason再度入市土瓜灣一個屋苑,並於2009年買入譽‧港灣單位,及至2012年轉買新界物業,地區包括粉嶺。後來政府出「辣招」,反而加快Jason入市步伐,即時於2013年買入屯門物業,再於2014年購入西營盤物業。不久政府實施15%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 / BSD),Jason頓時「投降」,轉以其他方式投資物業。2017年起,他陸續購入多個車位及工廈單位;至2018年,Jason更開始接觸海外物業,包括珠海橫琴及泰國曼谷。一路靠買樓、收租、加按、再買樓,Jason現時已手持約16個物業……<<More>> Source: https://ps.hket.com/

Read more

you're currently offline